平行论坛一:传统、现代与未来: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发展

9月23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人文学科发展论坛平行论坛一在中南大学人文学院222会议室召开。论坛由中文学科负责人易彬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各位与会嘉宾以及中文学科的历史、现状与研究特色等方面情况。

论坛首先进行的是“中南大学新时代文艺发展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由范明献院长宣读成立文件,罗军飞书记宣读关于中文系教授晏杰雄任中心主任的任命书,纪海龙副院长宣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先生的贺信,最后,由两位与会嘉宾张福贵教授、李浩教授以及罗军飞书记、范明献院长、晏杰雄主任共同揭牌。

随后进行的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议程,各位专家纵论“传统、现代与未来——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发展”的诸种前沿议题。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张福贵先生演讲的标题为《现代文明建设与中文学科的创新性发展》。他首先指出,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从总学科设置、学科结构、学科投入的角度来看,中文学科的位置有待提高。针对目前中文学科的弱势地位,张教授认为最重要的是增强我们中文学科的主体性并对学科内在的内涵进行反思。因此,中文学科必须回归传统、回归经典、把握发展方向,并且绝不能缺少人文精神。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浩先生以《从“复述知识”到“创新学术”》为题,从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切入,谈论新文科建设的情况与困境。“复述知识”实际上是生物基因的基本操作,生命传承与文化保护,都离不开这样的复制;道金斯提出的“模因”概念,正与之相关。由此,李教授指出,中文学科的学习者应开阔视野,广泛阅读各类经典,包括科技经典等,关注当下变化的时代。而教师在面对当下科学与技术变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学科不断细分的情况时,不仅要教给学生满满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学会思考,不断更新升级自己的大脑,掌握创新思维。

南开大学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李锡龙先生,围绕“新文科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创新性发展”,分享了高校新文科建设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包括人文学科的话语组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下人文学科的发展问题等。李教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新文科建设中较为核心的问题。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需要我们深植传统,把握中西文化间的平衡。而除了跨学科的交叉,更需要重视的是二级学科下的交叉融合,这有利于打造视野更加开阔的人才队伍,创造更多创新成果。

论坛上半场最后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贤清先生围绕“中文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守正创新”所作的主题报告。结合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科建立学术团队的经历,唐教授指出,师资和团队是学院发展的核心。首先,师资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团队需要把好负责人,也就是学科带头人的关。学科带头人需要高超的学术水平、善于团结的人格魅力、突出的学术资源管理能力,以及战略性思维。就如何进行团队建设,唐教授亦进行了讨论,团结力量、分配利益、共建项目、把握理念、开放包容、延续发展是其中关键。

在整个上半场的学术交流中,专家们站在新文科建设的总高度上提出了众多指导性的宝贵建议,每条原则与方法都深植于个人多年的教育经验,立足当下同时展望未来,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受益颇丰。

论坛下半场,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储泽祥先生,以《立足汉语、立足根本——汉语的基本结构方式》为题进行报告。从编撰词典的经历谈起,储教授对汉语复合式的基本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他分析了汉语作为单音节语素型语言的特征,并从语法单位、语法结构、单音词和双音词并重的大背景等方面进行讨论。通过详实有趣的举例,储教授向我们说明了复合是汉语的基本结构方式,也是汉语语法的根本结构特征。最后,他介绍了“单音语素·复合结构”所造成的汉语语法的一系列类型特征,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沛的汉语知识洗礼。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会长涂险峰先生,聚焦于学术史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从学术史教学的意义出发,涂教授认为,学术史是一个学科或者一个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同时,学术史的探讨也是这个学科寻求突破寻求创新的一个切入点。实际上,我们的学术史的教学就包含着学术规范训练与学术创新意识培养的辩证统一,二者在内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以武汉大学文学院《世界文学学术史》课程的开设为例,涂教授充分说明了学术史课程与创新培养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中贯穿学术规范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翻转课堂、比较多种学术史的梳理方法,启发学生对既有的学术成果进行融汇、创新,发现并独立完成新的研究视点,并因此形成富有超越意识的思维习惯,完成真正的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评论》主编梁展先生开展了以《从文学史到文学史之史》为题的演讲。他主要以安托万·孔帕尼翁《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文学的第三共和国》一书为中心,讨论文学史研究的方法问题。梁教授强调《文学的第三共和国》一书中关涉的是新批评,形式主义的去意识化给文学史带来的危机。深入下去,梁教授分析了此书出版的一年前后法国文学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新批评观念和方法的退潮。1982年,茨维坦·托多罗夫撰写了《征服美洲——关于他者问题》开始了关于历史叙述中自我问题的研究,标志着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已经介入到传统的历史的研究中。其二,以布尔迪厄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尝试打破新批评的垄断地位,试图破除艺术之谜。其三,孔帕尼翁这本书实际是针对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观念的回应和延续。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段吉方先生,发表了题为《中国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及其相关理论、问题》的报告。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后大众文化的崛起谈起,段教授结合国外文化研究发展趋势,尤其是英国的文化研究理论的发展与译入,对我国的文化研究与大众文化分析进行讨论。段教授强调了“民族志”的研究传统与经验阐释路径,并比较了文化研究在中西的不同展开方式及其经验性问题。说明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冲突、消解与融合中的社会文化经验,是中国语境下文化研究的经验性的主要表现领域。而中国语境下文化研究的“问题性”展开与实践性拓展仍然有赖于来自文学的、美学的、艺术上的充分揭示,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与凝练。

吉林大学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张丛皞先生,分享了关于“新文科与中文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的报告。张教授从宏观的角度,对“新文科”建设进行解读。新文科建设也是新一轮的“新文化”运动,中文专业肩负着具体的责任和任务。首先,新文科建设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多所高校展开了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基地的建设,通过“厚基础”“宽口径”推动拔尖人才培养。同时,新文科建设也需要理论创新与话语创新,着意用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发出中国声音,解决中国问题。同样重要的是,要重视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打开视野。另外,要把握时代具体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最后,我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禹建湘先生,开展了关于我院网络文学与学科建设的主题报告。禹教授简要地介绍了我院网络文学研究的历史情况与发展成果,建设早、发展快、成果多,是我院在该领域发展的显著特征。目前,我院的网络文学研究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研究方向,拥有较为固定的研究选题,例如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评标准建设、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转向研究、网络文学产业化研究,以及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等。截至2022年底,我院在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网络文学条例、网络文学专著及连续出版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我院的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六次获得湖南省社科成果奖。此外,我院研究团队积极参与网络文学各类奖项评选,召开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持续关注网络文学版权问题,使研究成果为社会发展服务。

论坛的最后,由易彬教授进行总结陈词。他对亲临现场的十位专家致以了诚挚的感谢。立足学院的发展,易教授认为我们学科目前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也要建立自信,从现在做起,逐步发展壮大。他相信,本次会议将是中文学科发展历程中值得铭记的重要节点。论坛所讨论的话题,不仅将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参照,也为我们作为一名“中文人”,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技术与工具理性当道的时代,如何工作——或者廓大来讲——如何安身立命,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撰稿:刘思、丁淑琪

图片:曹修禺  刘思

初审:易彬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3-09-25 16:24

编辑:曹修禺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