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攸欣教授为屈原一中师生讲授庄子寓言的新解读

1月19日-11月20日,“世变与新义”青年学者人文科学系列工作坊第一期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学者通过线上线下连线的方式共同参与此次活动。20日下午,作为本次学术工作坊活动之一,中南大学中文系王攸欣教授在屈原一中举行“庄子寓言的新解读”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屈原管理区教体局彭勇局长主持。

关于此次的讲座选题,王攸欣教授提到历来对庄子一些寓言的解读存在一定问题,未能理解庄子本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因而特选取同学们熟悉的鲲鹏之喻和薪尽火传两个寓言,提出自己的新解读。

在解读“鲲鹏之喻”时,王攸欣教授先列举了对鲲鹏之喻的历代误读,认为历来的解释都重心不当,背离原意。误读的根本原因在于误读者生存体验作为解释的先在背景与庄子存在很大差异。王攸欣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新解读,他认为寓言本旨与逍遥游截然大异且不相容,《逍遥游》的标题很可能为后人所定,从而建立起了鲲鹏寓言和逍遥游并不准确的联系,造成误导。他提到鲲鹏是追求自由的象征,但这并不是这个寓言的重心,整个寓言的重心是对于蜩鸠之笑鲲鹏的否定。庄子在开篇创造出这个寓言作为小引,正是为了提示读者,读懂文本、理解作者是不容易的,不要因为自己的境界不够高,就对作者、文本妄加评论。由此引申出理解的悲剧性启示:不同生存状态的人,在交流中要达到目击道存、莫逆于心的状态是相当不易的。这在解释学意义上揭示了重大的接受、交流、解释的问题。

其后,王攸欣教授对薪尽火传寓言进行全新的解读,他认为薪尽火传比喻的不当之处在于把不同的薪所燃产生的火当成了性质、状态完全一致的火而具有延续性,但实际上是利用了人类认识的辨析度不够细致而做出的比喻,而这种思维的抽象能力,语言的概括能力、甚至认识的忽略与混同差别的功能恰恰是人类进化所建立起来的不可或缺的生存机能。最后王攸欣教授也提醒要真正地去理解世界不能停留在这一混沌的状态,应当仔细去辨析。

王攸欣教授以高中生熟悉的文本入手,分享全新的阅读体验,为高中学子提供多样的阅读视角,拓宽视野。讲座的互动环节气氛激烈,现场同学问及如何高效学习和阅读文言文、如何判断新解读的正确性、文言文的当代价值以及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区别等问题,王攸欣教授一一进行细致的回答,同学们表示收获满满。

近年来,beat365在线官网通过开展特色多样学术讲座,合作设立大学生教育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与屈原管理区展开深入合作交流,致力于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今后中南大学beat365在线官网将进一步开放办学,开展更多学术交流活动,推进校地合作交流深入发展。

撰稿人:黄祥飞

初审:姜瑀    复审:曹修禺    终审:刘新少


2022-11-22 14:57

编辑: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

Baidu
sogou